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校招生 > 文章正文
 
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涉外人才的摇篮(图)
2007-4-29 10:42:00 来源:不详 【字体:小 大】

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涉外人才的摇篮(图)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任卫军

  在近年全国高校扩招热潮中,被称为“中国涉外人才摇篮”的国际关系学院,一直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为先,成为极少数没有实行大规模扩招的全国重点高校之一。

  位置优越 独具特色

  一下公交车,便望见国际关系学院修葺一新的校门。陈毅元帅题写的“国际关系学院”六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穿过校门,新落成的教学主楼气势恢弘。再往里走,学术交流中心、图书馆、体育馆逐一展现在记者眼前。周末的下午,夹着书本去图书馆看书和拎着洗浴用品去澡堂的学子交织在一起,显得和谐、生动。

  抬头西望,不远处便是颐和园的万寿山,在校园里便能欣赏如此景致,是国际关系学院人的一大幸事。国际关系学院处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区,地理位置和教育科研环境十分优越。除了西临颐和园,东边不远处便是

圆明园
,中央党校、北大、清华也都相距不远。

  创办于1949年的国际关系学院以其独特的教学特色享誉中外,是教育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在半个多世纪历程中,曾为新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开办培训班;五十年代首创侧重外国当代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完成从单纯外语专业向复合型涉外专业的转型。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以国际问题、外语及国家安全研究为教学科研重点的多学科大学。学校教学科研综合设施条件以及生均占有资源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

  小班教学 精细培养

  国际关系学院招生办主任曾波介绍,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教育设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法语、传播学、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国际事务管理方向)、行政管理等10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全部实行小班教学和精细化培养,尤其注重外语基础、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国际关系学院拥有一支新老结合、忠诚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既有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也有成绩斐然的知名教授,还有一批富于创新精神、基础扎实的中青年教师。学院还设有专、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品行进行悉心指导和规范管理。学院还重视对外交流,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今年夏天,学院将与美国玛瑞埃塔大学共同举办“学生暑期交流项目”,以拓宽学生视野。

  该院日语专业2003级学生孙彤说,国际关系学院小而精,班级人数少,这样彼此都很熟悉,互有默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到食堂从来不用排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3级学生张辉说,国际关系学院每个人可参与的活动比较多,图书馆、计算机房等可利用的资源也比较丰富,老师与学生接触也比一般大学多。

  活动丰富 人才辈出

  国际关系学院体育场上学子们生龙活虎。橱窗里贴着“第三届家乡人厨艺大赛”、“奥运志愿者报名”等信息。

  国际关系学院秉承“知时、知势、至诚、至精”的办学理念,重视对学生政治思想品质、组织纪律观念、综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北京举办的有关重大外事活动中,国际关系学院学子表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出色的专业水平、较强的活动能力和奋发的精神风貌,受到主办单位的表彰。国际关系学院学子在参加全国性大学生各类竞赛中也屡创佳绩,体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强,受到社会各行各业普遍欢迎。每年大约有95%的学生进入党政国家机关、外交外事、新闻媒体、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涉外公司等。国关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国际问题专家和学者。还有些国关毕业生活跃在外事外交、新闻媒体等部门,像大家熟悉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著名歌星刘欢等都是国关毕业生。

  今年在京招生75人

  ——访国际关系学院招生办主任 曾 波

  记者:国际关系学院2007年计划在全国招生多少人?在京计划招生多少人?

  曾波:国际关系学院2007年面向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招收本科学生425人,其中文史类288人,理工类137人。在北京计划招收本科学生75人,其中文史类44人,理工类31人,与去年基本持平。

  记者:国际关系学院对报考者外语语种有没有要求?

  曾波:报考国际关系学院的考生高考语种要求为英语。

  记者:国际关系学院对报考者相关科目有没有特殊要求?

  曾波:报考英语、日语和法语专业的考生,要参加高考英语口试,且高考语文、英语笔试和口试成绩良好;报考国际政治、传播学、法学专业的考生,高考语文和英语成绩良好;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考生高考数学、语文和英语成绩良好;报考公共管理专业的考生,高考英语和数学成绩良好;报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考生,高考数学成绩良好。

  记者:国际关系学院在提前批录取,近年录取分数怎样?

  曾波:国际关系学院是提前批次录取院校,也就是说在第一批之前录取,如国际关系学院未能录取,不影响考生第一批院校志愿的录取。国际关系学院近几年录取分数较高,一般文科最低分高于当地重点线40分左右,理科最低分高于重点线70分左右。

  记者:除高考成绩外,国际关系学院对考生还有哪些特殊要求?

  曾波:除高考成绩外,国际关系学院对考生的政治和身体条件要求较高,比如要求考生是党员或团员,男生身高170厘米以上、女生身高160厘米以上等,请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仔细阅读学院的招生章程或登录学院网站了解详细情况,对照自身条件,合格者再报考。

  记者:国际关系学院对考生加分的录取办法是什么?

  曾波:国际关系学院只考虑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省级三好学生的加分以及文艺、体育特长生的加分,其加分录取时计入考生的总成绩,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记者:国际关系学院是否会招收第二志愿的考生?

  曾波:国际关系学院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再从第二志愿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中择优录取。

[上一页] [1] [2] [3]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